柳宗元與《三戒》

 

文章標籤

Kuang Ku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273658825_4878205715561680_1400902521868588136_n.jpg

季節的感思

文章標籤

Kuang Ku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

35901879.jpg

Kuang Ku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273948977_4889623447753240_2458795904722372763_n.jpg

《日曜日式散步者》觀後感|寫於幾年前

 《日曜日式散步者》是一部耐人尋味的台灣文學紀錄片,導演黃亞歷以風格強烈的拍攝手法,重新詮釋一九三〇年代的日治台灣,那一段被歷史所遺忘的超現實記憶:那時,詩人楊熾昌與李張瑞自東京留學返回台南,在日本摩登都會所受到的感官衝擊,以及現代主義文藝的洗禮之後,即觸發了詩人返鄉推動前衛文藝的念頭。當時台灣雖有電影院、畫廊與報紙文藝欄,然而,仍是一片毫無生氣的文化沙漠,寫實主義更壟罩於整個文壇,於是,詩人創立風車詩社,引進超現實主義文學,理論與創作並行,試圖吹起新文藝的旋風。可惜的是,風車詩人的理念與作品,並不為時人所理解,甚至招致左翼詩人郭水潭諷為「薔薇詩人」,專寫女人與幻想而不切實際;中日戰爭爆發之後,創作者噤若寒蟬,風車詩社從此掩埋於歷史廢墟底,在島上生存年限僅有兩年。
  第一次觀看這部紀錄片的時候,由於對風車詩人及其背景不熟悉,以致看不懂這部紀錄片想要傳遞的訊息為何。拼貼跳躍的影像敘事,喃喃自語的角色自白,窸窣散落的聲響,詭譎怪誕的氛圍,再現了一片殊異又陌生的文學風景。後來,陸續讀了導演專訪與各家影評,再加上風車詩社的文學研究成果,才明白這是導演與製作團苦心孤詣的創新所在。與其說是一部紀錄片,《日曜日式散步者》毋寧是介於藝術片與紀錄片之間,以創作者的眼光與立場回應並且致敬,那一群耽於前衛藝術的孤獨創作者。
  導演在電影裡所刻意為之的各種拍攝手法,正是在努力靠近風車詩人的文學美學觀。電影中引用了許多楊熾昌在〈檳榔子的音樂:吃鉈豆的詩〉與〈燃燒的頭髮:為了詩的祭典〉的散文句子,詩人所推崇的陌生化、裁斷重組、反意義而重形式與理智等超現實技法,導演也在鏡頭的調度轉換之中,極力貼近詩人的文藝思維。換言之,電影裡所交織拼貼又充滿斷裂感的蒙太奇影像,如文學文本、藝術繪畫、異國事物,都是模擬從詩人內在所延展開來,充滿詩性而反日常邏輯的感官世界。雖然導演以極具風格的形式來處理這一段文學史,會讓觀看的知識門檻高上許多,然而,這種殊異而陌生,塵封於歷史皺褶的超現實色彩,正好是風車詩人們的特殊面貌。
  在氛圍情境的釀造上,《日曜日式散步者》也有恰如其分地做到。楊熾昌在詩作之中,充斥著許多華美與死亡並存的意象,進而散發著頹廢詭譎的氣質。怪誕又有美感的詞彙與意象,通過斷裂突兀的句法,重組成詩人內心的超現實風景,電影裡也透過聲響、影像與拍攝技法,再現詩人所要傳遞那種極為感官性、反邏輯的超現實風景。這部紀錄片能以如此細膩又創新的手法,重新考古出那一段迷人的歷史,我認為是一部非常傑出的台灣文學紀錄片。

文章標籤

Kuang Ku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278334828_5038321039550146_3051857873316444808_n.jpg

 

文章標籤

Kuang Ku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

S__14541084.jpg

文章標籤

Kuang Ku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 

274609386_4912264658822452_3982834126723571630_n.jpg

文章標籤

Kuang Ku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1657345460030.jpg
 
文章標籤

Kuang Ku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

 

文章標籤

Kuang Ku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

288790935_5224039774311604_5480230845964622118_n.jpg

文章標籤

Kuang Ku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