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 

●孔子的教育觀

 

  在先秦時代,教育是貴族的權利。然而,孔子的出現,使得教育不再是貴族的專利品,他開創了私人講學之風氣,傾囊教授有志於學的學子們。子曰:「自行束脩以上,吾未嘗無誨焉。」意即,孔子認為來向他求教的學生,只要準備一束肉乾那樣的微薄之禮,盡到最基本禮節的話,他一定會以老師之身分欣然接受的。

 

  由於孔子這種「有教無類」的教育精神,使其桃李滿天下,幾乎擁有了當時最優秀拔尖的學生。據說,孔子門下有七十二個弟子,其中的十個人,也就是所謂的「四科十哲」。四科分別為德行科、言語科、政事科、文學科,這四種不同領域,各自有優秀的學生:德行科的顏淵、閔子騫、冉伯牛、仲弓,以高尚的德行聞名;言語科的宰我、子貢,善於外交辭令、語言措辭的運用;政事科的冉有、子路,即擁有優秀的政治才幹;文學科的子游、子夏,則才思敏捷而善於文學。

 

  孔子非常注重所謂的「啟發式」教學,他希望學生是積極進取,並且能有效吸收所學到的知識。子曰:「不憤不啟,不悱不發,舉一隅不以三隅反,則不復也。」孔子覺得,唯當學生自己努力發憤,急於求取學問的時候,於此,老師的身分才能發揮效用。若是,學生無法觸類旁通的話,就無須再填塞更多的知識給他。孔子重視的是學生自身能否舉一反三,學會類推式的思考方式,而非擺著老師的架子,在學生身後頻頻催促,進行填鴨式的教學。

 

  孔子更尊重每一個學生的資質與性格,並施以其「因材施教」的教育手段。子曰:「中人以上,可以語上也;中人以下,不可以語上也」。」孔子對於資質不一的學生,採取的教學態度也都不一樣。對於程度較好的學生,孔子能夠傳遞更多更豐富的教學資訊;但對於程度沒這麼好的學生,孔子則願意放慢腳步,不授予太多超出其能力的資訊。

 

  反觀這個文憑當道、奉升學主義為圭臬的現代社會,孔子的這種美好教育觀,幾乎就要被冷血的教育體制給壓扁了。人生幾何,我們能夠遇到一位理想的老師?而那些理想的老師,又何嘗不希望遇到理想的學生?我們看著孔子為顏回早夭的悲傷而悲傷,也為子路頂撞孔子的淘氣而淘氣,更為這個時代的教學食物鏈的殘酷而變得些許殘酷。在沉默的課室中,我們隱約地聽見了孔子的嘆息聲。

 

●孔子的忍無可忍

 

  孔子在世的時候,魯國的政治局勢始終處於混亂的狀態。在位的魯定公毫無實權,被當作魁儡,處於下位的季孫氏、孟孫氏、叔孫氏,才是真正操控魯國政治的三家大臣。他們的權力大到連周天子都不放在眼裡,史稱「三桓」。

  目睹一切的孔子,當然嚥不下這口氣,所以,當孔子開始參與魯國政治,向權力核心移動之時,孔子的首要之務,便是剷除三桓根深蒂固的勢力,並且推動以中央為首的集權政治。不過,那也是後來的事情。

 

  有一次,猖狂的季孫氏,竟然擅自使用了八佾舞──「佾」為「行列」,「佾舞」就是一種行列整齊的祭祀舞蹈。左傳:「天子舞行人佾,諸侯舞行六佾,大夫舞行四佾,士舞行二佾。」按此規矩,八佾舞只有天子才能使用,季孫氏只能使用四佾的祭舞規格,然而,他卻逾矩使用了天子專屬的八佾舞。以致於孔子聽聞此事之後,便氣得咬牙切齒說:「八佾舞於庭。是可忍也,孰不可忍也?」季孫氏這傢伙,竟然擅自在自家使用天子的八佾舞,如果這麼嚴重的事情都可以忍下來了,那麼,還有什麼事情是不能忍受的呢?換句話來說,他們(三家大臣)這種踰矩之事都做得出來了,還有什麼狗屁倒灶之事,是他們做不出來的呢?由此可見,孔子的憤怒溢於言表,其崇尚禮樂的古樸之心,已被他人踐踏的體無完膚。

 

  「是可忍也,孰不可忍也?」一句短促無比的詰問,比起孔子直接臭罵懶惰的宰予「朽木不可雕也」而言,真的是憤怒到了莫以名狀的極點,像是紅線盤升不下的溫度計,隨時都將會爆破。這幾乎是孔子說過最嚴厲而憤怒的一句話了。藏在語言背後的波濤與暗流,足以使聽者五感全開,背脊發涼,感受到說者心底最深切的情緒,孔子的這句話便有這種強大的能量。因為憤怒的孔子,後人只要極度生氣,遭逢忍無可忍之事,就會效法孔子說:「是可忍,孰不可忍」來表達心中底線被踏過的憤怒與忍無可忍。

 

●孔子的戀古情節


 

  孔子可謂多才多藝的古代聖哲,他不僅身兼政治家、教育家、思想家等身分,還是一位深諳於琴鼓之事的音樂家。孔子初至齊國的時候,便對於齊國的禮樂制度頗感興趣。於是,他前去拜訪齊國的樂師,向樂師請教齊國的樂制。在交談的過程中,齊國的樂師提及了虞舜所做的《韶》樂,也就是用以歌頌帝王的樂曲,一種莊嚴優雅的宮廷雅樂。孔子聽見了《韶》樂以後,忍不住高聲讚嘆:「盡美矣,又盡善也。」直誇《韶》樂實是極其完美,又極其完善的無以復加。之後,孔子便向樂師求教《韶》樂,在求習之時,孔子有好長一段時間,因為太沉溺於《韶》樂的古雅,而忘了肉食的滋味,因而才有了「子在齊聞韶,三月不知肉味」之說。

 

  從孔子雅愛《韶》樂一事,不難發現,孔子似乎有某種近乎偏執、迷戀古代的情結。這種難以自拔的戀古情結,正是源於孔子對於「復古」的美好追求。孔子嚮往過去的燦亮文明,卻來不及參與夏商周三代的盛世,所以只能落寞地盼古傷今,在斷簡殘篇的古禮、古樂中,努力捕捉屬於舊時代的微香與旋律,感傷眼前這禮樂崩毀的亂世。孔子的戀古情結,彷彿彩蝶耽溺於蜜汁般,是那樣地耽美而難以超拔,儘管大道衰落,麒麟已死,長沮與桀溺兩位隱士的勸退,孔子卻仍舊執著他的復古之夢,在韶樂繚繞的夢中,遲遲不肯醒來。

  時值今日,孔子為禮樂而高蹈的優雅姿態,仍然烙印在中華文明的城牆上。行經過的炎黃子孫,只能仰慕孔子,讚嘆孔子,和緬懷孔子。孔子永遠是中華文明的守門人。

 

●孔子的努力向上

 

  孟子:「舜發於畎畝之中,傅說舉於版築之間,膠鬲舉於魚鹽之中,管夷吾舉於士,孫叔敖舉於海,百里奚舉於市。」孟子所言的這些帝王、宰相、賢哲皆是出身非常卑微,發跡於畎畝、版築、魚鹽、海邊、市場;然而,他們卻可以憑著他們的德性與才能,一步一步地往上爬,終而成為留名青史的偉人。

 

  某次,孔子的學生們討論起孔子。太宰忽問起子貢:「老師是聖人嗎?為什麼他這麼的多才多藝?」子貢回答:「老天本來就要他成為聖人,所以又要他多才多藝。」孔子聽到他們之間的對話後,便說:「太宰知我乎?吾少也賤,故多能鄙事。」孔子直言自己出身卑微,什麼粗鄙雜事他都做過,也才能身懷各種能力。

 

  萬丈高樓平地起,英雄不怕出低。孔子就是最好的例子。年少的孔子,曾經做過畜牧、管理儲倉、文書等打雜的工作,是個曾經什麼也不是的無名小卒。後來,隨著孔子的學問與事蹟逐漸廣為人知,其聲望也跟著水漲船高,越來越多的人知道了孔子高尚的德性與能力;而後,孔子便憑其本事踏入了魯國的政治大殿,最終坐上了大司寇的位置。

 

  人們無法決定自己的出身,但是,卻可以憑著自己的努力,改變自己,使自己爬向美與善的巔峰。儒家追求的便是這種以「人」為本的積極精神。孔子告訴我們何謂仁德與美好,孟子告訴我們該如何實踐與修養,荀子則告訴我們透過學習就是最好的方法。這些偉大的思想家們以身作則,告訴我們唯有積極地向前邁步,努力不懈,就能從命運之神的手中,奪回屬於自己應有的權力!


 

●孔子的為學態度

 

  在《論語》中我們就能感受到,孔子對於「為學」態度之慎重,讓人感受其身為教育大家的治學風範,例如,孔子非常注重為學的「持之以恆」,他認為做學問就像在填平窪地一樣,即使只有填一籠土進去,那也是不簡單的一個動作;反之,做學問也像在堆一座山,若是停止了堆土則將功虧一簣,從前累積的學問也將化為烏有。

 

  做學問最重要的事情,我想,莫過於孔子所讚揚的「溫故知新」。這個成語正是出自於《論語》。子曰:「溫故而知新,可以為師矣!」孔子說,一個人若能時常溫習舊有的知識,並且不斷學習更多新的知識,便可以為人師表了。當然,孔子這番話有過於誇讚之嫌,但亦能藉此看出其對於「溫故知新」這項看似簡單、卻難以貫徹始終的為學態度是非常推崇的。孔子又問:「學而時習之,不亦說乎?」一個人若能做到溫故知新的動作,不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嗎?面對孔子這立場堅定的反詰之問,使得我們不得不回應,是啊!溫故知新的確是一件令人快樂的事情。

 

  宇宙世界有多浩瀚,人類的求知慾就有多龐大。人類就像勤勞的礦工,知識就像韜著光的珍貴礦物,每當人們挖到礦石的時候,總是快樂無比的;相反地,一個人若沒有挖礦般求知慾的話,就會變得形容怪誕,毫無生氣可言,因此黃庭堅就臭罵了這種人:「三日不讀書,便覺面目可憎!」

 

  一般人想到「讀書」往往流於單向的想像,好像只有不斷前進,鑽研,大量吸收全新的知識,才能越走越前面。但是,停下腳步來,回顧身後的知識,亦是相當重要的環節。所有嶄新燦亮的創造,都是建立在舊有的基礎上,做學問亦是如此,像是構築一座宏偉的金字塔般,少了堅固的基底,就不可能爬上熠熠生輝的塔尖。孔子正是意識到「溫故」與「知新」兩者相依而生的關係,從舊至新、由新返舊,是培養學問的重要態度;縱使新舊知識之間有牴觸、矛盾,那也是另一種的轉化、磨合與再創造,所以孔子又再次稱讚能做到「溫故知新」的人,說:「日知其所無,月無忘其所能,可謂好學矣!」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Kuang Ku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