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messageImage_1656497923388.jpeg

 
請勿私自轉載本文,若需使用請務必附上原創連結,尊重智慧財產權。
.
1. 主詞/受詞的省略與還原。文言文講究精煉,時常有主詞/受詞省略的行文方式,所以只要回推前句,基本上都可以找到。
.
2. 人稱代詞的你我他。我:吾、余、予、朕(帝王)、鄙人、僕、妾、小人。你:汝、爾、子、乃、君。他:之、其、彼、伊。要理解人稱代詞的用法,才能在敘述與對話之中,更快抓到要旨與答案。
.
3. 「反詰、反問、激問」的問句形式。反問,就是作者內心已有明確答案,通過反問,來強化、拉近與讀者的立場。「幫助他人,難道不是一件很開心的事情嗎?」關鍵就在於「難道不是」,反問,時常通過否定來強化立場。或是「不經一番寒徹骨,焉得梅花撲鼻香?」沒有經過刺骨的寒冷,又怎麼獲得那撲鼻而來的梅花香?(比喻人生要歷經鍛鍊方有所成就)。文言文常見的反問關鍵字:焉、豈、烏(惡)、盍(何、何不)等。
.
4. 表示「肯定」的「雙重否定」句。像是「莫不」、「無非」等包含兩個否定,常出現在文言文。例如103年考了袁宏道〈虎丘記〉描述的「簫鼓樓船,無日無之」,形容虎丘一帶的遊客如織,樓船「沒有一天不開往虎丘」,換言之,就是「每天都有」。或是成語「無遠弗屆」(再遠都可以抵達),攻無不克(只要進攻就一定勝利),無堅不摧(再堅硬的都能摧毀)。107年考過《太平廣記》的鬼國風貌,「其廬舍田畝,不殊中國」,這裡到底是指鬼國跟中國很像,還是完全不一樣?不殊,就是沒有不一樣(都一樣),呼應了後文「多類中國」。也要小心這類似是而非的語詞。
.
5. 「引用」的目的與立場。引用他人之語,不只是展示才學,也是用來支撐自己的論述立場。原作者引用其他作者文本的時候,就要思考:原作者為什麼要引用?他是為了強化自己的立場,還是為了要從反面論述進而批判?值得要注意的是,文言文寫法特別精煉,閱讀時可能會混淆錯位,因此,要區隔「引用」之語是原作者的想法,還是原作者引用其他作者的想法?這兩個層次要切割來看。例如,110年考過「水質」好壞的辨別次序,歐陽修引用陸羽《茶經》 :「山水上,石泉又上,江水次而井水下」「江水取去人遠者,井取汲多者」等,又接著引用其他名家討論水質的優劣次序,與陸羽的說法完全不同。因此,這時就要看原作者的立場在哪?末段文章昭然若揭,「惟此說近物理云」,顯然歐陽修認為陸羽論水的理論才是合乎常態。
.
6. 人物網絡的分析與整理。考題有時候會出現「人物」很雜的文章敘述,這時不妨可以簡單畫出人物關係圖,進而分析他們之間的關係:是上位者/下位者的關係,還是親近/疏遠、合作/對立等等的關係?這樣有助於更快理解文章大意。例如,108年考過《資治通鑑》「司馬昭專權殺帝」的敘事,裡面人物不少,如果能在掌握人物之間的矛盾、對立關係,就會更快找到答案。
.
7. 魔鬼藏在細節之中,有時候,文章中人物角色的言語、行為,會有「弦外之音」。例如,103年有題大致上是問一名臣子,為什麼不敢貿然送禮巴結他頭上的宰相?文章中完全沒有用節儉、清廉、雅正等形容詞去描述那位宰相,僅僅說宰相夫人「從婢二人,青衣襤褸」(衣服破爛的樣子),去「暗示」這位宰相行事節儉而樸實,導致臣子不敢巴結他。所以,人物角色的言行舉止、行為反應、對話內容,極可能有弦外之音,或者隱藏著某些心理狀態、人格特質。
 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 
1. 要有邊閱讀,邊畫底線、邊切割斷句、邊圈關鍵字的動作。人的短期記憶很有限,加上國文會考的閱讀題組有長篇化的趨勢,因此,看完一句可以劃上底線,句號後面在使用/斜線,確保自己讀完這句,進而完整理解句意。句意+句意+句意,就會綜合形成「段旨」,段旨與段旨之間,就會圍繞著文章的核心。
.
2. 無論是文言文,還是白話文,可以圈起的關鍵字,往往是文章的題目,例如109年考過曾鞏〈論習〉,這篇討論的就是君王的「習慣、養成與環境」,攸關其治理天下的好壞;或是很常使用的連接詞,例如:然而、可是、但是,卻、儘管、縱使等等,這些都有「文意轉折」的效用,隱含作者所想強調的要點;或是,因此、由此觀之、實際上、我(作者)認為、總而言之、綜觀上述等等,亦有總結主旨、觀點的作用。這些都是可以注意、圈起來的關鍵字,而句子的前後脈絡,往往與答案非常靠近。
.
3. 遇到較為繁複的長句,可以先試著找出、圈出「動詞」,再利用學過的「敘事句」概念(主語+述語+賓語),去推敲完整的意思。例如,曾鞏〈論習〉中的「除其蔽慾而接之以道」,這句該怎麼翻譯?除,是動詞,其,指君王。身為臣子,要去除君王內心的私慾;接,動詞,身為臣子,要以正道去引導他(以道接之)。
.
4. 大部分的文章作品,都有明確的文類可以依循。就文類而言,國中學過的古典文學文類為:「韻文」類的古體詩(樂府、古詩)、近體詩(絕句、律詩)、宋詞、元曲,還有「非韻文」的駢文(是四六對句、詞藻華美、對仗工整的散文,而不是韻文!)、古典散文(歷史散文、諸子哲理、寓言故事)、小說(筆記小說、唐傳奇、章回小說)等。現代文學,大致以現代詩(新詩)、散文、小說三大文類為主。
.
5. 如果可以搞懂這些文類的基本概念,那麼,在閱讀文章的時候會更快抓到主旨。例如,古典詩詞的「詩莊、詞媚、曲俗」是很常提到的美學概念:詩之所以莊重,在於它是古代文人菁英的表達方式,因此往往用來「抒情言志」,表現人生中較為沉鬱頓挫的情感面,像是生離死別、身世傷感、苛政戰爭、社會批判等;詞之所以柔媚,在於它的源起是「伶工」「歌女」之詞,所以在晚唐五代,形塑了很強烈且一脈相承的「婉約」傳統,內容大多不外乎男歡女愛、相思、分離或閨怨之苦;曲之所以俚俗,在於它是非常貼近民間社會的詩歌形式,在宋末元初之際,新舊交融的里巷之歌,本土音樂結合了北方的民間小調與外來音樂,用詞淺顯易懂,帶著市井氣息的生活感,都是元曲給人生動活潑的感覺。
.
6. 文章的體裁以抒情、記敘、論說為主。
A.抒情主「情」,著重在作者內心的情意與感受,因此,在古典詩詞之中,可以盡量圈找出這首作品的「情」為何?是異鄉人「作客」他鄉的「思鄉」之苦?還是「過盡千帆皆不是」那思念情人的女子閨怨之情?
B.記敘主「事」,著重「事件」「故事」「歷史片段」的來龍去脈、起承轉合,所以要盡量找出人、事、時、地、物這些元素,推敲這件事的情節與因果關係為何?裡面的人物為什麼會有這些反應?這則敘事可能有什麼啟發?
C.論說主「說服」,著重在作者想表達的個人觀點,以邏輯清晰的論證去說服讀者。觀點可能藏在題目,可能藏在第一句,可能藏在最後一段,也可能需要綜合判斷。作者在論說的時候,往往會運用「觀點+例證」的寫作技巧,也叫做「夾敘夾議」,或是「先敘後議」,所以可以圈找出觀點之後,再一一對照作者給的例證。

 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若有國文相關教學需求

歡迎聯絡匡匡(中壢/竹北)

亦可推薦適合的教師或教室

 

arrow
arrow

    Kuang Ku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